畅通国内大循环视阈下完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研究
司聪;孔祥利;
摘要(Abstract):
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以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消费需求的大小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合理性直接相关。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存在着居民收入份额长期偏低和因要素市场不完善所造成的劳动收入份额偏低等不合理现象。这不仅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而且造成我国居民部门消费不足,消费媒介生产、交换、分配的功能不强,内需动力缺乏。虽然政府采取了财政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制度、税收等收入再分配政策,但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性,其对于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十分有限,这使得我国再分配后的收入基尼系数长期处于警戒线以上。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必须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以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完善各种再分配机制以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以提高居民部门的消费率,形成"收入增长—消费扩大—经济发展—收入增长"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KeyWords): 国内大循环;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差距;消费率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司聪;孔祥利;
Email:
DO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201202.01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3页。
- (2)以上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
- (3)陈彦斌,王兆瑞:《提升居民消费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文杂志》,2020年第7期。
- (4)陈彦斌,陈小亮:《理解贫富差距:基于财产不平等的视角》,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8页。
- (5)罗楚亮:《收入结构与居民收入差距变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差距的基本特征》,《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7期。
- (6)李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问题》,《政治经济学评论》,2020年第1期。
- (7)许宪春:《中国资金流量分析》,《金融研究》,2002年第9期。
- (8)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研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 (9)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 (10)周蕙,岳希明:《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与国际比较》,《国际税收》,2019年第10期。
- (11)汪伟,郭新强,艾春荣:《融资约束、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与中国低消费》,《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
- (12)吕冰洋,郭庆旺:《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的测算》,《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
- (13)黄乾,魏下海:《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10年第4期。
- (14)中国人民大学“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实施路径和政策举措”课题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共性问题与改革总体思路》,《改革》,2020年第7期。
- (15)万海远:《收入不平等与公共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13页。
- (16)韩海燕:《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状况的演进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18年第9期。
- (17)李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问题》,《政治经济学评论》,2020年第1期。
- (18)②④李实,万海远:《中国收入分配演变40年》,上海:格致出版社,2018年版,第246、258页,第259页。
- (19)⑤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相关数据计算而得,http://www.stats.gov.cn/tjsj/。
- (20)万海远,李实,孟凡强等:《中国税收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82页。